思春辞

· 宋濂
美人别我城南去,几见楼头凉月生。 南浦沉书寻素鲤,东风将恨与新莺。 丁香枝上同心结,九曲灯前白发明。 花托芳魂随鹊梦,草移愁色上帘旌。 物华半老燕脂苑,春影轻笼翡翠城。 歌扇但疑遮月面,舞衫犹记倚云筝。 因弹《别鹤》心如剪,为姤文鸳绣懒成。 官烛不啼偏有泪,湘桃无语自多情。 岩南树密晨乌集,江北潮回暮渚平。 幸有梦中能聚首,唤醒恨杀短箫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 素鲤:代指书信。
  • 丁香枝上同心结:古人用丁香的蓓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称“丁香结”。这里“同心结”是表达爱情的象征。
  • 九曲灯:一种花灯。
  • 帘旌:帘子上端所缀的布帛。
  • 燕脂苑:犹如胭脂般美丽的园林。
  • 翡翠城:美好的城市。
  • 歌扇:唱歌时用的扇子。
  • 别鹤:乐府琴曲名。
  • 姤(gòu):相遇。

翻译

美人在城南与我分别离去,几次见到楼头生出凉月。在南浦投递书信寻找那传递书信的鱼,东风将愁恨带给新来的黄莺。丁香枝上打着同心结,在九曲灯前已经有了白发出现。花儿寄托着芳魂伴随着喜鹊的梦,草儿移动着愁色爬上了帘幕。景物风华已半老的如同胭脂般美丽的园林,春天的影子轻轻笼罩着美好的城市。那唱歌的扇子只让人怀疑遮挡住了月亮般美丽的面容,那舞动的衣衫仍记得曾倚靠弹奏云筝。因为弹奏《别鹤》曲心像被剪断一样痛苦,与爱人相遇后刺绣鸳鸯都懒得完成。官府的蜡烛不啼哭却偏偏有泪水,湘江的桃子没有言语却自然有多情。山岩南边树木茂密早晨乌鸦聚集,江的北岸潮水回涨傍晚的水中小洲变得平坦。幸好还有在梦中能够相聚,被那短促的箫声唤醒真是充满恨意啊。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与美人分别后的思念和感伤。诗中通过诸多意象如凉月、南浦、丁香、九曲灯等,烘托出一种哀怨、惆怅的氛围。诗中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如“歌扇但疑遮月面,舞衫犹记倚云筝”,又诉说了离别后的痛苦和孤独,如“因弹《别鹤》心如剪”。整体意境凄美,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