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潘举翁

· 周权
曾坐春风醉叵罗,风流谈麈听悬河。 棱棱气节生难敌,籍籍声名死不磨。 洛社衣冠知有几,襄阳耆旧惜无多。 可堪执绋溪前路,烟雨凄凄听薤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叵罗:古代的一种酒器。
  • 谈麈:指谈论时所用的麈尾(一种用鹿尾制成的拂尘),此处代指高雅的谈论。
  • 悬河:比喻说话滔滔不绝,如瀑布直泻而下。
  • 棱棱:形容人的气节刚直。
  • 籍籍:形容名声很大。
  • 洛社:指洛阳的文人集团。
  • 襄阳耆旧:指襄阳的老一辈人物。
  • 执绋:牵引灵车的绳索,这里指送葬。
  • 薤歌:古代挽歌的一种,薤露歌。

翻译

曾经在春风中醉卧,手中拿着叵罗酒器,享受着风流雅致的谈论,听那如悬河般滔滔不绝的言辞。 他那刚直不阿的气节,生前难以匹敌,他那响亮的名声,死后也不会被磨灭。 洛阳的文人集团中,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多少?襄阳的老一辈人物,又剩下几个? 难以承受在溪前送葬的路上,手执灵车的绳索,听着烟雨中凄凉的薤露挽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逝去友人潘举翁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生前风流、气节的赞美。诗中通过回忆往昔的欢乐时光,对比现今的凄凉场景,突出了生死离别的悲痛。同时,通过对潘举翁生前气节和名声的赞颂,展现了对其人格的极高评价。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逝去友人深情的缅怀。

周权

元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 360篇诗文

周权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