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扬善:推崇善行。
- 晋卿:指晋国的贤臣。
- 沧浪:古水名,这里比喻世俗。
- 浊处:污浊的环境。
- 濯缨:洗涤帽带,比喻远离世俗,保持清高。
- 关东: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 易学:研究《易经》的学问。
- 孰能与:谁能相比。
- 冀北:指河北北部,这里指诗人的故乡。
- 诗声:诗的名声。
- 莫与京:无人能及。
- 穷途:困境。
- 蹇剥:艰难困苦。
- 行道:实践道德。
- 亨贞:通达正道。
- 遁世:隐居避世。
- 无闷:无忧无虑。
-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 出帝城:离开京城。
翻译
我向来仰慕推崇善行的晋国贤臣,即使在污浊的世俗中也不愿洗涤自己的帽带,以示清高。关东地区的《易经》学问,谁能与之相比?冀北的诗名,无人能及。虽然现在处于困境,生活艰难,但将来实践道德,自然会通达正道。要知道隐居避世并不会感到忧虑,不要抱怨因为年老体衰而离开京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困境的坦然接受。诗中,“沧浪浊处不濯缨”展现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态度,“关东易学孰能与,冀北诗声莫与京”则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学问和诗才的自信。后两句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相信未来会有转机,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耶律楚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