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

· 金涓
雀声催我过湖西,日暮归来看药畦。 耄老不思安乐土,问人何处托幽栖。 白云出岫心何在,仙鹤离巢树欠低。 携取琴书便归去,奚烦更待杜鹃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雀声:鸟儿的叫声。
  • 药畦:种植药材的田地。
  • 耄老:年老,指年纪很大。
  • 幽栖:隐居的地方。
  • 白云出岫:白云从山洞中飘出,比喻隐士的生活。
  • 仙鹤离巢:仙鹤离开巢穴,比喻隐士离开隐居之地。
  • 奚烦:何须烦恼。
  • 杜鹃啼:杜鹃鸟的叫声,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或离别的哀愁。

翻译

鸟儿的叫声催促我穿过湖面向西,日落时分我回到家中,看着种植药材的田地。 我这把年纪了,并不渴望安逸快乐的生活,询问他人何处可以隐居。 白云从山洞中飘出,它的心意何在?仙鹤离开巢穴,树枝似乎还欠低一些。 我带着琴和书便要回去,何须再等待杜鹃的啼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安乐的不屑。诗中,“雀声催我过湖西”描绘了诗人被自然声音引导的情景,而“日暮归来看药畦”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后两句“耄老不思安乐土,问人何处托幽栖”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的渴望。最后两句通过“白云出岫”和“仙鹤离巢”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携取琴书便归去,奚烦更待杜鹃啼”则显示了诗人决心已定,不再等待任何外界的信号,直接回归自然和心灵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追求。

金涓

涓字道原,义乌人。本姓刘,先世避秦武肃王嫌名,改姓金,生于元季。尝受经于白云先生许谦,学文于黄侍讲溍。淹贯经传,卓识过人,虞文靖公集、柳文肃公贯交荐之,不起。洪武初,州郡荐辟,辄恳辞谢。隐居教授青村,夷犹云山水石间以终。所著有《湖西》、《青村》二集,共四十卷,兵燹之馀,散佚莫存,嘉靖间,六世孙魁搜得遗稿,付其子江为之梓。王子充尝赠诗云:「惜哉承平世,遗此磊落姿。」宋景濂谓青村气雄而言腴,发为文章,尤雅健有奇气,不但长于诗而已。青村与王、宋同里而为同门生,相知最深,而推许如此,知非溢美也。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