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似谢季初叔久兄弟

· 黄玠
风休露欲下,云过月如走。 一尊良夜初,万事中年后。 大白真仙人,俗客匪其偶。 孤斟不成欢,引影作三友。 我今笑问影,颇亦解事否。 既能随我身,胡不开尔口。 倾杯月入怀,停杯月在手。 此月岂真月,不饮复何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白:指酒。
  • :倒酒。
  • 引影作三友:指作者与自己的影子和月光为伴,形成三人共饮的意象。
  • 解事:懂事,理解事物。
  • 倾杯:倒酒。
  • 月入怀:形容月光照在身上,如同月入怀中。
  • 月在手:形容手中拿着酒杯,月光映照在酒杯上。

翻译

风停了,露水即将降下,云彩飘过,月亮仿佛在走动。 在美好的夜晚,我举起酒杯,思索着中年之后的人生。 酒,就像是真正的仙人,俗人是无法与之相配的。 独自一人饮酒,无法感受到欢乐,于是我邀请我的影子和月光,成为我的三位朋友。 我现在笑着问我的影子,你是否也懂得这些事情呢? 既然你能跟随我,为什么不张开你的嘴巴呢? 当我倒酒时,月光似乎进入了我的怀抱,当我停杯时,月光又似乎握在我的手中。 这月光难道真的是月光吗?如果不饮酒,还有什么乐趣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夜晚独自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孤独的深刻感悟。诗中,“风休露欲下,云过月如走”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月光的流动,为后文的孤独饮酒营造了氛围。作者将酒比作仙人,暗示了酒的高洁与超脱,而“引影作三友”则巧妙地表达了孤独中的自我慰藉。最后,通过与影子的对话,以及对月光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自我对话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