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作南田耕舍诸公赋者率拟之于老农噫人各有志同床而不察世之君子乃欲责人之知己不亦难乎因作写怀二首以自解云
种田南山下,土薄良苗稀。
稊稗日以长,荼蓼塞中畦。
路逢荷蓧人,相顾徒嗟咨。
我欲芟其芜,但念筋力微。
终焉鲜嘉谷,何以奉年饥。
谁令恶草根,亦蒙雨露滋。
岂无力耕人,悠悠兴我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稊稗(tí bài):一种类似稻谷的杂草。
- 荼蓼(tú liǎo):两种苦味的野草。
- 中畦(zhōng qí):田间的土埂。
- 荷蓧(hè diào):扛着锄头。
- 芟其芜(shān qí wú):除去杂草。
- 筋力微(jīn lì wēi):体力衰弱。
- 力耕人(lì gēng rén):勤劳耕作的人。
翻译
在南山下种田,土壤贫瘠,好苗稀少。 稊稗这种杂草日渐生长,荼蓼这样的苦草填满了田埂。 路上遇到扛锄头的人,我们相互看着只能叹息。 我想除去这些杂草,但想到自己体力衰弱。 最终没有好谷物,如何应对饥荒年。 谁让这些恶草的根,也能得到雨露的滋润。 难道没有勤劳耕作的人吗,他们的悠闲生活让我思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在南山下种田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环境的无奈。诗中,“稊稗日以长,荼蓼塞中畦”生动描绘了杂草丛生的田地景象,而“路逢荷蓧人,相顾徒嗟咨”则传达了农人对现状的共同叹息。最后,作者通过对比“力耕人”的悠闲与自己的困境,表达了对勤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黄镇成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