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履元陈君万松图

紫芝道人天思精,南来新画青松障。东家画水西家山,积弃陈缣忽如忘。 突然槎牙生肺肝,元气淋漓迫神王。亟呼圆瓦倒墨汁,尽写髯官立成仗。 群争十丈百丈身,气敌千人万人将。交柯玉锁混鳞甲,屈铁金绳殊骨相。 石斗雷霆白日倾,雨走蛡龙青天上。前身要是僧择仁,五百蜿蜒见情状。 天台老林亦画松,三株五株成冗长。我家东越大松冈,五鬣苍苍郁相望。 门前两个赤婆娑,上有玄禽语相向。雕龙梓客朝取材,伏虎将军夜偷饷。 安得射洪好绢百尺强,令泫阴森移叠嶂。鼓以轩辕之瑟五十弦,共写江声入悲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芝道人:指陈履元,因其号紫芝道人。
  • 青松障:指画有青松的屏风或画卷。
  • (jiān):细绢,古代常用作画布。
  • 槎牙:形容松树枝干错落有致的样子。
  • 肺肝:比喻内心深处的情感。
  • 元气淋漓:形容画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 神王:神灵中的王者,此处形容画作的神韵非凡。
  • 髯官:长须的官员,此处指画中的松树。
  • 交柯玉锁:形容松枝交错如玉锁。
  • 屈铁金绳:形容松枝弯曲如铁,坚固如金绳。
  • 石斗雷霆:形容松树的气势如雷霆万钧。
  • 雨走蛡龙:形容松树在风雨中如龙般蜿蜒。
  • 僧择仁:宋代画家,以画松著称。
  • 天台老林:指另一位画家,可能以画天台山的松树闻名。
  • 五鬣:指松树的五根长枝,象征松树的雄壮。
  • 赤婆娑:指红色的松果。
  • 玄禽:指乌鸦。
  • 雕龙梓客:指雕刻龙形的木匠。
  • 伏虎将军:可能指一位以勇猛著称的将军。
  • 射洪:地名,以产绢闻名。
  • 泫阴森:形容松林的阴暗深邃。
  • 叠嶂:重叠的山峰。
  • 轩辕之瑟:传说中黄帝的瑟,此处指古代的乐器。
  • 江声:江水的声音,此处指画中松树仿佛能发出江水的声音。

翻译

紫芝道人陈履元心思精巧,从南方带来了一幅新画的青松屏风。东家画水,西家画山,积累的陈旧细绢几乎被遗忘。 突然间,错落有致的松树枝干仿佛从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画作充满生机和活力,神韵非凡。急忙叫人倒墨汁,尽情描绘长须的松树,立时形成壮观的队伍。 这些松树群争高耸,气势堪比千军万马的将领。松枝交错如玉锁,弯曲如铁,坚固如金绳,骨相非凡。 松树的气势如雷霆万钧,在白日下倾泻,如龙般在青天之上蜿蜒。前身必定是宋代画家僧择仁,五百棵松树的蜿蜒情状得以展现。 天台的老林也画松,但三五棵显得冗长。我家东越有大松冈,五根长枝的苍松郁郁葱葱,相互对望。 门前有两个红色的松果,上面有乌鸦在交谈。雕刻龙形的木匠白天取材,勇猛的将军夜晚偷取食物。 如何能得到射洪的好绢百尺长,让阴暗深邃的松林移至重叠的山峰。用黄帝的瑟五十弦伴奏,共同描绘江水的声音,融入悲壮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陈履元所画的青松图,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画中松树的雄伟气势和生动神韵。诗中“突然槎牙生肺肝,元气淋漓迫神王”等句,形象地描绘了画作的生动和神韵,而“交柯玉锁混鳞甲,屈铁金绳殊骨相”则进一步以比喻手法赞美了松树的形态和力量。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陈履元画技的极高评价,并希望能有更好的材料来展现这样的艺术作品。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