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伯长扈从上京

· 虞集
日色苍凉映赭袍,时巡毋乃圣躬劳。 天连阁道晨留辇,星散周庐夜属櫜。 白马锦鞯来窈窕,紫驼银瓮出蒲萄。 从官车骑多如雨,祗有扬雄赋最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赭袍(zhě páo):红褐色的袍子,古代帝王所穿。
  • 时巡:指帝王按时巡视四方。
  • 圣躬:指皇帝的身体。
  • 阁道:古代宫殿建筑中的高架道路。
  • (niǎn):古代帝王的车辆。
  • 周庐:环绕宫殿的房屋,这里指皇帝的临时住所。
  • 属櫜(zhǔ gāo):指将武器收藏起来,表示和平无战事。
  • 锦鞯(jǐn jiān):装饰华丽的马鞍垫。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
  • 银瓮(yín wèng):银制的酒器。
  • 蒲萄:即葡萄。
  • 扬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赋著称。

翻译

太阳的光芒映照着皇帝的红褐色袍子,他按时巡视四方,实在是劳累至极。 天空连接着宫殿的高架道路,清晨帝王的车辆停留;星光下,环绕宫殿的房屋在夜晚收藏起武器,显得和平宁静。 白马背上装饰着华丽的马鞍垫,美丽的女子骑乘其上;紫驼背上银制的酒器中盛放着葡萄,显得奢华而丰盛。 随从的官员和车骑众多如雨,但只有扬雄的赋文最为高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皇帝巡视四方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奢华。诗中“日色苍凉映赭袍”一句,既表现了皇帝的尊贵,又暗含了其辛劳。后文通过对阁道、辇、周庐等宫廷元素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皇家的气派。结尾提及扬雄,意在赞美其文学成就,同时也隐含了对文学才华的推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皇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文学造诣。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