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 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 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凭谁得知诗句好,山东李勋今有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曳杖:拖着拐杖。
  • 葛仙井:指葛洪炼丹的井,葛洪是东晋时期的道教学者、炼丹家。
  • 黄妃塔:指位于杭州西湖边的雷峰塔,又称黄妃塔。
  • 铜铊陌:指铜铊街,古代街名,此处可能指战场或军事要地。
  • 山人:隐士,这里指诗人自己。
  • 白螺杯:用白螺壳制成的酒杯,此处泛指酒杯。
  • 李勋: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代诗人。

翻译

我敲门却错过了太史的家,于是拖着拐杖登上了初阳台。 雷声仿佛从葛仙井底响起,雨水似乎来自黄妃塔上。 官军的捷报传来铜铊陌,我这山人则酒意盎然,举杯畅饮。 不知有谁知晓我的诗句之美,山东的李勋如今才华横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八月五日喜雨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这样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官军的捷报与自己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结尾提及李勋,既是对朋友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才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

杨维桢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