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打春

· 黄玠
土牛送寒赤于火,乌衣芒儿立牛左。 大府尊官五色鞭,置酒高台打春破。 女魃吾知旱有神,神或汝矜民尚可。 里正夜走急如风,明日长官来劝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土牛:古代用土制成的牛,用以象征春耕开始。
  • 乌衣:指穿着黑色衣服的人,这里可能指农民或打春的助手。
  • 芒儿:指农民,因农民常戴草帽,草帽上有芒刺。
  • 大府尊官:指高级官员。
  • 五色鞭:五彩的鞭子,象征吉祥。
  • 打春破:打破土牛,象征春耕开始。
  • 女魃:古代神话中的旱神。
  • :怜悯,同情。
  • 里正:古代乡村的小官,负责管理村务。
  • 劝农:鼓励农民耕作。

翻译

土牛被用来送走寒冷,其色红得像火一样,穿着黑色衣服的农民站在土牛的左边。高级官员手持五彩鞭子,在高台上举行仪式打破土牛,象征春耕的开始。我们知道女魃是掌管旱灾的神,她或许会怜悯我们,让农民尚能有所作为。村里的官员连夜急忙行动,第二天长官来鼓励农民耕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古代春耕仪式的场景,通过土牛、乌衣芒儿、大府尊官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耕的开始和官员对农业的重视。诗中对女魃的提及,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和对神灵的祈求,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依赖和对神灵的信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生产活动,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之情。

黄玠

元庆元定海人,字伯成,号弁山小隐。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