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女

沙丘腥风吹腐龙,华阴毛女藏双鱼。 宫中雨露不可食,餐松啖柏留春容。 桃花流水迷红雾,十二峰头度朝莫。 自是婵娟有仙骨,入海徐郎岂知故。 衣沐雨,鬟栉风,槲叶楚楚山花红。 秦楼旧镜掩明月,咸阳目送双飞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沙丘:古代地名,此处指荒凉之地。
  • 腥风:带有腥味的风,形容环境恶劣。
  • 腐龙:指已经腐烂的龙,象征衰败的权力。
  • 华阴: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市。
  • 毛女:传说中的仙女,因全身长毛而得名。
  • 双鱼:此处可能指毛女所藏的宝物或象征性的物品。
  • 餐松啖柏:吃松子和柏树的果实,指仙女以山果为食。
  • 十二峰头:指巫山十二峰,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地方。
  • 朝莫:即朝暮,指日出和日落。
  • 婵娟:形容女子美好的样子。
  • 仙骨:指具有成仙的资质。
  • 徐郎:可能是指某个男子,具体人物不详。
  • 衣沐雨,鬟栉风:形容毛女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 槲叶:橡树的叶子。
  • 秦楼:指秦朝的宫殿。
  • 旧镜:指古代的镜子,此处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 咸阳:秦朝的都城。
  • 双飞鸿:成双飞翔的大雁,常用来象征情侣或伴侣。

翻译

在荒凉的沙丘上,腥风吹拂着腐烂的龙尸,华阴的毛女却藏匿着双鱼。宫中的雨露已不再适合食用,她选择吃松子和柏树的果实,以此留住青春的容颜。桃花盛开,流水潺潺,红雾中迷失了方向,她在十二峰头间穿梭,从日出到日落。她本就是一位有着仙骨的美女,入海的徐郎又怎能知晓她的过去。她穿着被雨水打湿的衣服,头发随风梳理,槲叶和山花在她的周围红艳艳地绽放。秦朝的旧镜掩映着明月,她在咸阳目送着双飞的大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毛女在荒凉与繁华之间的超然生活。通过对沙丘、腥风、腐龙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营造了一种荒凉而神秘的氛围。毛女的形象则与这种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她以山果为食,保持着青春的容颜,自由地在山间穿梭。诗中“衣沐雨,鬟栉风”等句,生动地表现了毛女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结尾处的“秦楼旧镜”和“咸阳目送双飞鸿”则隐含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毛女超凡脱俗的仙姿和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