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歌

道人飞来朗风岑,玄都上下三青禽。 榑桑已作青海断,鳌丘又逐罗浮沉。 初见蜍精生月腹,前身捣药㜑娑阴。 还仙服食终恍惚,天上仙骸成积林。 手持女娲百炼笛,笛中吹破天地心。 天地心,何高深,八千岁,无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朗风岑(cén):高峻的山峰。
  • 玄都:神话中的仙境。
  • 三青禽:传说中的神鸟。
  • 榑桑:古代神话中的大树,太阳升起的地方。
  • 鳌丘:神话中的巨龟背上的山。
  • 罗浮:山名,道教中的仙山。
  • 蜍精:蟾蜍精,传说中月宫的生物。
  • 㜑娑(pó suō):古代神话中的仙树。
  • 恍惚:模糊不清的样子。
  • 积林:堆积如林。
  •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 百炼笛:经过多次炼制的笛子。

翻译

道人飞来高峻的山峰,在仙境玄都中与三青禽共舞。 榑桑树已断,青海不再,鳌丘随罗浮山一同沉没。 初见月宫中的蟾蜍精,前身曾在㜑娑树下捣药。 回归仙界服用仙药,虽终觉恍惚,天上的仙骸却堆积如林。 手持女娲炼制的百炼笛,笛声吹破了天地之心。 天地之心,多么高深,历经八千岁,却无知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道人飞升仙境的奇幻旅程,通过丰富的神话元素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道人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榑桑已作青海断,鳌丘又逐罗浮沉”等句,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仙境的变迁。结尾“天地心,何高深,八千岁,无知音”则抒发了道人对高深境界的追求与孤独,体现了道家追求超脱与永恒的精神境界。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