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者篇

步出城西关,松柏郁盘盘。 道逢上陵者,手指西陵田。 借问葬者谁,大将葬衣冠。 大将非战死,军中答刺罕。 健儿啖人鲊,无骨赐桐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郁盘盘:形容树木茂盛盘旋的样子。
  • 上陵者:前往陵墓的人。
  • 西陵田:西边的陵墓地。
  • 大将:高级将领。
  • 葬衣冠:只埋葬了衣冠,没有尸体。
  • 答刺罕:元代的一种军事制度,指将领被俘或失踪。
  • 健儿:勇士,指士兵。
  • 啖人鲊:吃人肉。鲊(zhǎ),一种腌制的鱼,这里比喻人肉。
  • 无骨:没有尸体。
  • 赐桐棺:赐予桐木制成的棺材。桐棺,指简陋的棺材。

翻译

我走出城西的关口,看到松树和柏树茂盛地盘旋着。 在路上遇到了前往陵墓的人,他手指着西边的陵墓地。 我好奇地询问埋葬的是谁,得知是一位大将,但只埋葬了他的衣冠。 这位大将并非战死沙场,而是在军中被俘或失踪,被称为“答刺罕”。 士兵们吃人肉,因为没有尸体,所以只赐予了简陋的桐木棺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位大将的葬礼,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惨命运。诗中“郁盘盘”的松柏象征着陵墓的庄严与凄凉,而“葬衣冠”则揭示了大将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最后两句“健儿啖人鲊,无骨赐桐棺”更是深刻地描绘了战争中人性的丧失和士兵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批判和对和平的渴望。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

杨维桢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