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疏斋卢按察

歙境争先睹使星,玉川风致是前生。 壮怀学富五千卷,明月光分十一城。 吏立寒冰惊号令,民沾和气乐耘耕。 政声久彻宸旒听,行看金瓯覆姓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斋卢按察:指卢挚,元代文学家,曾任监察御史。
  • 歙境:指歙县,今属安徽省黄山市。
  • 使星:指卢挚,因其官职而比喻为星辰。
  • 玉川风致:比喻卢挚的文采风流。
  • 五千卷:形容学识渊博。
  • 十一城:指卢挚曾任职的地方,比喻其影响力广泛。
  • 寒冰:比喻严明的法令。
  • 和气:指和谐的气氛。
  • 耘耕:耕种,这里指百姓安居乐业。
  • 宸旒:帝王的冠冕,代指皇帝。
  • 金瓯:比喻国家或政权。

翻译

在歙县,人们争相一睹卢挚这位监察使的风采,他的文采风流仿佛是前世所积。他的胸怀壮志,学识渊博如五千卷书,他的名声如明月般照耀着十一座城池。他的法令严明如寒冰,令官吏敬畏,而百姓在他的治理下感受到和谐的气氛,乐于耕种。他的政声久已传到皇帝的耳中,看来不久他的名字将被刻在稳固的国家政权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卢挚的学识、政绩和影响力。诗中通过“使星”、“玉川风致”等意象,描绘了卢挚的非凡气质和文采。同时,“五千卷”、“十一城”等数字,形象地展现了他的学识渊博和广泛影响。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寒冰”与“和气”,突出了卢挚治理下的社会秩序与民生的和谐。结尾预示卢挚将因其卓越政绩而名垂青史,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期待。

杨公远

元徽州歙县人,字叔明,号野趣。工诗善画。有《野趣有声画》。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