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丘孝子辞

虞丘孝子,父仇未雪。长剑拄颐,蕺草在舌。夜诵独漉篇,涕泗尽成血。 于乎头上天,戴昏晓。千金去买零陵之匕刀,虞丘孝子心始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丘孝子:指诗中主人公,一位孝子,其名可能为虞丘。
  • 父仇未雪:指父亲的仇恨尚未得到报仇。
  • 长剑拄颐:拄(zhǔ),支撑。形容长剑支撑着下巴,表示沉思或忧虑的样子。
  • 蕺草在舌:蕺(jí)草,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比喻心中的苦楚或言语的艰难。
  • 独漉篇:指《独漉篇》是古代的一首诗,内容涉及报仇雪恨。
  • 涕泗尽成血:涕泗(tì sì),眼泪和鼻涕。形容极度悲痛。
  • 于乎:感叹词,相当于“啊”。
  • 头上天,戴昏晓:形容天空从昏暗到黎明的变化,暗喻时间的流逝。
  • 千金去买零陵之匕刀:零陵,地名,今湖南省永州市。匕刀,一种短小的刀具,常用于刺杀。这里指用重金购买武器,准备报仇。
  • 心始了:指心中的愿望或计划开始实施。

翻译

虞丘孝子,父亲的仇恨尚未得到报仇。他手持长剑,沉思着,心中的苦楚难以言表。夜晚他独自诵读《独漉篇》,悲痛至极,眼泪和鼻涕都化成了血。 啊,头顶的天空,从昏暗到黎明。他用千金购买了零陵的匕刀,虞丘孝子心中的报仇计划终于开始实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因父仇未报而深感痛苦的形象。通过“长剑拄颐”和“蕺草在舌”的描绘,展现了孝子内心的挣扎和苦楚。夜晚诵读《独漉篇》并涕泗成血,更是深刻地表达了孝子的悲痛和决心。最后,购买匕刀的行动象征着孝子报仇计划的开始,显示了他坚定的意志和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生动地传达了孝子的内心世界和复仇的决心。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