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曲 · 忆西湖

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苏堤万柳春残,曲院风荷番雨。 草萋萋一道腰裙,软绿断桥斜去。判兴亡说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侬(wú nóng):吴地的人,这里特指杭州人。
  • (yǐ):停船靠岸。
  • 画舫(huà fǎng):装饰华丽的游船。
  • 棹歌(zhào gē):船歌,划船时唱的歌。
  • 苏堤(sū dī):杭州西湖上的一条著名堤岸,以北宋文学家苏轼命名。
  • 曲院风荷(qū yuàn fēng hé):西湖十景之一,指曲院风荷,以荷花盛开时景色著称。
  • 草萋萋(cǎo qī qī):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腰裙(yāo qún):比喻草地像一条绿色的裙子。
  • 软绿(ruǎn lǜ):柔软的绿色,形容草地。
  • 断桥(duàn qiáo):西湖十景之一,指断桥残雪。
  • 判兴亡(pàn xīng wáng):评论历史的兴衰。
  • 林逋(lín bū):北宋诗人,以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著称。
  • 醉梅屋(zuì méi wū):指林逋的居所,因其爱梅而得名。
  • 梅梢偃处(méi shāo yǎn chù):梅树枝头低垂的地方。

翻译

我这个吴地的人,生长在西湖边。停靠在岸边的华丽游船上,听着船夫唱着划船的歌。春天,苏堤上的万株柳树已经凋零,曲院风荷在风雨中摇曳。

草地茂盛,像一条绿色的腰裙,柔软的绿色草地从断桥斜斜地延伸出去。我们讨论历史的兴衰,向林逋讲述,醉倒在梅屋的梅树枝头低垂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西湖春日的景色,通过“苏堤万柳春残”和“曲院风荷番雨”等句,生动地再现了西湖春天的自然美景。诗中“草萋萋一道腰裙,软绿断桥斜去”形象地比喻了草地的美丽和断桥的景致。结尾处的“判兴亡说向林逋,醉梅屋梅梢偃处”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冯子振

冯子振

元攸州人。号海粟。博治经史,于书无所不读。其为文,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即据案疾书,随纸多寡,顷刻辄尽。仕为承事郎、集贤待制。 ► 1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