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读书岩

杜陵佳丽地,千古尽英游。云烟去天尺五,绣阁倚朱楼。碧草荒岩五亩,翠霭丹崖百尺,宇宙为吾留。读书名始起,万古入冥搜。 凤池崇,金谷树,一浮鸥。彭殇尔能何许,也欲接余眸。唤起终南灵与,商略昔时名物,谁劣复谁优。白鹿庐山梦,颉颃天地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古代属杜县,后改称杜陵。
  • 英游:英俊之士的游历。
  • 云烟:云雾,这里形容高远之处。
  • 绣阁:华美的楼阁。
  • 朱楼:红色的楼阁,常指富贵人家的住宅。
  • 翠霭:青翠的云气。
  • 丹崖:红色的山崖。
  • 冥搜:深远的探索。
  • 凤池:指皇宫中的池塘,这里比喻高官显贵之地。
  • 金谷: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古代有金谷园,是著名的园林。
  • 浮鸥:漂浮的海鸥,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彭殇:指彭祖和殇子,前者长寿,后者早逝,比喻人生的无常。
  • 终南灵:指终南山的神灵。
  • 商略:商讨,讨论。
  • 白鹿:传说中的神兽,常与仙人相伴。
  • 颉颃:形容鸟飞上下不定,这里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

翻译

杜陵这美丽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英才聚集之地。云烟似乎触手可及,高高的绣阁依傍着朱红的楼阁。五亩碧草覆盖的荒岩,百尺翠霭缭绕的丹崖,宇宙似乎特意为我们留下这片美景。读书声响起,万古的智慧在这里被深入探索。

凤池之地崇高,金谷园中的树木繁茂,而我却像一只漂泊的海鸥。彭祖和殇子的人生无常,也想要吸引我的目光。呼唤终南山的神灵,一起讨论昔日的名物,谁劣谁优。白鹿在庐山的梦境中,像鸟儿一样在天地间自由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杜陵的美丽景色和历史底蕴,通过对云烟、绣阁、朱楼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高远和华贵的氛围。诗中提到读书声和万古的智慧,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历史的尊重。后文通过凤池、金谷等地的对比,以及彭殇、终南灵的讨论,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最后以白鹿和颉颃的意象,寄托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廉希宪

廉希宪

元畏兀儿人,一名忻都,字善甫,号野云。布鲁海牙子。幼魁伟,举止异凡儿。稍长,笃好经史,年十九,入侍忽必烈于藩邸,以性善义利仁暴之旨为对,世祖目为“廉孟子”,由是知名。宪宗四年,为忽必烈京兆分地宣抚使,首请用许衡提举学校,教育人材。九年,从攻宋鄂州,请尽释军中所俘士人。宪宗死,劝忽必烈北归即位。任京兆、四川宣抚使,平定刘太平等阴谋叛乱。旋以中书右丞行秦蜀省事,力拒阿里不哥将浑都海进攻。进中书平章政事,综核名实,裁抑侥幸。论事帝前,无所顾忌,尝言阿合马奸,史天泽被谗,力为之辨。至元七年,忤罢相。十一年,起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次年,元军取宋江陵,帝令希宪行省荆南。至镇,禁剽掠,录用宋朝官吏,发仓粟赈饥,兴学校,选教官。十四年,因病召还。卒谥文正。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