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罗梅谷诗画总观
梅谷梅应占作魁,不论时节遣花开。传真旧说华光老,诗到林逋俱压倒。
华光去后谁逼真,补之笔底生阳春。月香水影许多态,竹外斜枝奇且怪。
后来若问谁解无声兼有声,须还梅谷野趣相与共推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次韵,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罗梅谷: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好。
- 华光老:指北宋画家赵昌,字华光,擅长画花鸟。
- 林逋:北宋诗人,以咏梅诗著名,有“梅妻鹤子”之称。
- 补之:指南宋画家马远,字补之,擅长山水画。
- 月香水影:形容梅花的香气和月光下的影子。
- 竹外斜枝:指梅花枝条斜出,与竹相伴。
- 无声兼有声:指梅花的形象既静谧又似乎有声,形容其意境深远。
翻译
梅谷中的梅花应当被视为魁首,不论时节都让它们盛开。传统上说华光老先生擅长传神画梅,而林逋的诗也都能压倒一切。华光老先生去世后,谁能画得如此逼真?补之的笔下仿佛生出了春天的气息。月下的香气和影子的许多姿态,竹外斜出的枝条既奇特又怪异。后来如果有人问谁能理解梅花的无声与有声,那就必须还梅谷的野趣,与之共同推评。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梅谷中梅花的非凡地位,无论何时都能绽放其美丽。诗中提到了历史上的画家和诗人,如华光老和林逋,他们分别以画梅和咏梅著称,而诗中的“补之”则可能是指南宋画家马远,他的画作也给人以春天的感觉。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姿态和意境,最后提出梅谷的野趣值得人们共同欣赏和评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梅花及其艺术表现的极高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