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锡实布哈显中赴秋闱二十韵

圣世恢文治,贤科擢隽材。 风云连地起,日月丽天开。 右武宗磐衍,同文国本培。 羽仪生凤穴,神骏出龙媒。 况子年华盛,由今学力该。 溯流通渤澥,摛藻逼昭回。 世阀开中夏,师垣集上台。 山河金誓托,柱石鼎臣陪。 鼻祖坛犹累,难兄锦自裁。 露浓花作县,风远柏为台。 劝驾方三岁,驰书动九垓。 浙江云汹涌,越峤月崔嵬。 绝汉留攀桂,清秋送踏槐。 翼翻闽海雨,鳞跃禹门雷。 画省文章雅,丹墀礼乐剀。 学期先俊造,名拟冠伦魁。 玉树荣诸谢,斑衣庆老莱。 天津环列宿,云路绝纤埃。 逸气馀篇翰,高情寄酒杯。 旗铃探喜报,应待捷书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闱(qiū wéi):古代科举考试的秋季考试。
  • 隽材(jùn cái):杰出的人才。
  • 丽天(lì tiān):形容天空明亮。
  • 右武(yòu wǔ):崇尚武力。
  • 同文(tóng wén):统一文字,指文化统一。
  • 羽仪(yǔ yí):羽毛装饰,比喻人的仪表或才华。
  • 神骏(shén jùn):神马,比喻英俊的人才。
  • 渤澥(bó xiè):渤海的别称。
  • 摛藻(chī zǎo):铺陈文采。
  • 昭回(zhāo huí):明亮回旋,比喻文采斐然。
  • 世阀(shì fá):世家的门第。
  • 柱石(zhù shí):比喻国家的重要支持。
  • 鼻祖(bí zǔ):始祖,比喻事物的开创者。
  • 攀桂(pān guì):比喻考试中举。
  • 禹门(yǔ mén):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 画省(huà shěng):指翰林院。
  • 丹墀(dān chí):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 俊造(jùn zào):杰出的人才。
  • 伦魁(lún kuí):同类中的佼佼者。
  • 斑衣(bān yī):彩衣,指官员的服饰。
  • 老莱(lǎo lái):指年老的贤者。
  • 天津(tiān jīn):天河,比喻高远的志向。
  • 云路(yún lù):比喻仕途或前程。
  • 逸气(yì qì):超凡脱俗的气质。
  • 篇翰(piān hàn):文章。

翻译

在圣明的时代,文治兴盛,贤才被选拔。风云际会,日月照耀天空。崇尚武力,国家文化根基深厚。才华横溢如凤凰之羽,英俊如神马。何况你年轻有为,学识渊博。溯流而上,文采斐然,逼近昭回之境。世家门第显赫,国家重臣云集。山河间金誓托付,柱石鼎臣相伴。始祖的坛位依旧,兄长的锦绣自裁。露水浓重,花县如画,风远柏树如台。劝你三年后再出发,书信传遍九州。浙江云涌,越山月高。攀桂留名,清秋送你踏槐。翼翻闽海雨,鳞跃禹门雷。画省文章雅致,丹墀礼乐周到。学识超越俊造,名声拟冠伦魁。玉树荣光,斑衣庆老莱。天津环列宿,云路无尘埃。超凡脱俗之气,高情寄于酒杯。旗铃探喜报,应待捷书催。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贤才的选拔和文治的兴盛,通过对风云、日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时代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羽仪生凤穴”、“神骏出龙媒”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贤才的非凡气质和才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者的赞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黄镇成

元邵武人,字元镇。号存斋,又号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学,笃志力行。筑南田耕舍,隐居著书。部使者屡荐不就。后以执政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谥贞文处士。有《秋声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