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明归越觐亲

天西白云天东飞,乌台春之乌依依。高堂游子归未归。 堂前春草生春晖。行行舟发彭郎矶,勿遣霜霜露露沾人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台:御史台的别称,古代官署名。
  • 高堂:指父母。
  • 彭郎矶: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

翻译

天西边的白云向东飘去,御史台的春色中,乌鸦依依不舍。远行的游子啊,你是否已经归来? 家中的堂前,春草茂盛,春光温暖。你即将乘舟从彭郎矶出发,请不要让霜露沾湿了你的衣裳。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远行游子归家的期盼与关怀。诗中“天西白云天东飞”描绘了云的飘动,暗喻游子的远行;“乌台春之乌依依”则通过乌鸦的依恋,抒发了对游子的思念。后两句直接呼唤游子,关心其归途,情感真挚,展现了家人对游子的深切挂念。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