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当湖山月池

· 林光
他时谁捧土,蕞尔便名山。 陈迹浮烟没,先生一笑看。 雨馀蛙吹满,秋霁鹤忘还。 却有当湖月,频过水石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蕞尔(zuì ěr):偏僻、不起眼的样子。
  • 陈迹(chén jì):古迹、历史遗迹。
  • 浮烟(fú yān):飘渺的烟雾。
  • 秋霁(qiū jì):秋天的晴朗。
  • 水石(shuǐ shí):水面和石头。

翻译

曾经有谁捧土,这座不起眼的山就被誉为名山。 古老的痕迹随着飘渺的烟雾消失,先生微笑着看着。 雨后,蛙声充满了四周,秋天晴朗时,鹤儿忘记了归巢。 然而,湖中的月光依旧频繁地穿过水面的石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湖山月夜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名山的起伏、古迹的消逝、雨后的蛙声、秋天的晴朗和湖中的月光,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和生机。诗中的“先生”可能指的是一位文人雅士,他微笑着观赏着这一切,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