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镪(kuàng):古代称量器具,用于称量物品。
- 发棠(fā táng):指发芽的植物。
- 帑(tǎng):古代指国家的财政收入。
- 赀(zī):财物。
- 蠢(chǔn):指国家的本源。
- 吾皇:指皇帝。
翻译
开庾仍在称量器,也知数发芽的植物。穷人应该呼唤父母,乱世也会耗费国家的财物。天灾虐待百姓,君主能够补救,国库空虚,赋税也能够弥补。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我要将这些告诉我们的皇帝。
赏析
这首古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经济状况的关切和呼吁。通过描绘开庾称量器和发芽的植物,暗喻着国家的财政收支需要合理平衡。作者呼吁穷人要孝顺父母,同时也提醒乱世中国家财政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强调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呼吁君主关注百姓疾苦,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整体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范景文
明河间府吴桥人,字梦章,号思仁。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府推官。天启五年,历吏部文选郎中。不依魏忠贤,亦不附东林党,谢病归。崇祯时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明亡自杀。谥文贞。有《大臣谱》。
► 306篇诗文
范景文的其他作品
- 《 春日同雪峤上人游瓦官寺 》 —— [ 明 ] 范景文
- 《 春日游仲茅爰园 》 —— [ 明 ] 范景文
- 《 七月十六日夜邀仁常暨诸子看月语次预衍中秋故末及之 》 —— [ 明 ] 范景文
- 《 望华楼山 》 —— [ 明 ] 范景文
- 《 赋得春寒花较迟即用为韵 》 —— [ 明 ] 范景文
- 《 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 》 —— [ 明 ] 范景文
- 《 腊月十五日夜作是年闰八月及此后二日而立春 》 —— [ 明 ] 范景文
- 《 先曾大父丞郯城有惠政两邑求摄争之境上至今传以为异观风至此忾然有感 》 —— [ 明 ] 范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