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蕨
雨多蕨芽肥不已,拳曲重重毛色紫。
一夕雷惊总怒生,茎茎看与龙头似。
畲人采得兼香蕈,殷勤持向从阳市。
无人肯买充盘餐,多为性寒损肌理。
清斋我久绝膏腴,不为逃禅学妙喜。
高堂往日好伊蒲,野蔌山肴思所嗜。
肉味乾濡未忍甘,姜桂相滋今疾止。
鸡豚无复佐晨羞,蔬食从今至没齿。
寸寸春葱总断肠,枝枝冬笋休生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蕨芽:指蕨类植物的嫩芽。
拳曲:形容蕨叶卷曲成拳头大小。
茎茎:指蕨类植物的茎。
龙头:指蕨类植物的叶子形状像龙头。
畲人: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闽南地区。
香蕈:指有香味的蘑菇。
性寒:指食物性质寒凉。
清斋:指清净的斋戒饮食。
逃禅:指逃避修行的禅修。
伊蒲:指一种蔬菜。
山肴:山野间的野味。
肉味乾濡:指肉类食物干燥或潮湿。
姜桂:指姜和桂皮,泛指调味品。
鸡豚:指鸡肉和猪肉。
寸寸春葱:指细细的春葱。
冬笋:指冬季生长的竹笋。
翻译
雨水多了,蕨类植物的嫩芽长得又肥又茂盛,叶子卷曲得紧紧的,毛色呈现出紫色。一夜间雷声惊醒了所有的蕨类植物,它们的茎茎看起来像龙头一样。畲族人采摘到了又香又美味的蘑菇,非常热情地拿到阳市去卖。可是没有人愿意购买来充饥,因为这些蕨类植物性质寒凉,会损害身体的健康。我早就戒绝了油腻的食物,并不是为了逃避修行,而是为了身体健康。过去我喜欢在高堂上品尝伊蒲,现在却思念起野菜和山珍美味。肉类的滋味干涩难以入口,姜和桂皮的调味效果也不再明显。早餐不再有鸡肉和猪肉来辅助,蔬菜成为我今后生活中的主食。细细的春葱让人心碎,枝枝冬笋也不再生长。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食蕨的情景为主线,通过对蕨类植物的生长、形态和食用方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选择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将食蕨与人生境遇相联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整首诗通俗易懂,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清净饮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