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浮丘诗社有作

仙城三石三塿,似三神山随波流。地道潜通第七洞,朱明门户惟浮丘。 浮丘丈人昔栖此,子乔吹笙翩来游。浮丘伯与浮丘叔,兄弟一罗而一浮。 稚川来挹浮丘袖,丹井至今如龙湫。海神珊瑚一再献,珊瑚知自珊瑚洲。 瀫阳浮丘结大社,吾越风雅凌中州。前掩曲江后海目,埙篪一一相绸缪。 变乱以来遗响绝,后生不知分歌讴。抗风轩中失领袖,诃子林里谁赓酬。 别裁伪体遍里巷,汉唐规矩同寇雠。泰泉弟子多古调,兰汀青霞居其优。 我今欲作钟吕倡,欲得二三黎与欧。南园东皋总荒草,坛坫复有浮丘不。 招携诸君理芜秽,胜事更与仙灵谋。曜真之天再开辟,泉源福地持咽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浮丘:指地名,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之一。
子乔: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伯:古代对长辈的尊称。
叔:古代对晚辈的尊称。
稚川:指地名,古代地名。
龙湫(jiǎo):古代传说中的龙潭。
瀫阳:指地名,古代地名。
埙篪(xūn chí):古代乐器名。
诃子:古代对朋友的称呼。
别裁伪体:指改变原有风格。
汉唐规矩:指汉代和唐代的规矩。
泰泉:指地名,古代地名。
兰汀:指地名,古代地名。
钟吕:指古代音乐调式。
黎:古代对百姓的称呼。
欧:古代对异邦的称呼。
南园东皋:指地名,古代地名。
坛坫:指祭坛。

翻译

仙城中有三座石头,三座小山,仿佛是三座神山随着波浪流动。地下有一条秘密通道通往第七个洞穴,红色的大门只有在浮丘才有。
浮丘的老人曾经居住在这里,子乔吹着笙笛飘然而至。浮丘的伯伯和叔叔,兄弟一个在罗一个在浮。
稚川来到浮丘,拂去浮丘的袖子,丹井至今仍然像龙潭一样幽深。海神多次献上珊瑚,珊瑚知道自己来自珊瑚洲。
瀫阳的浮丘建立了大社,我们越越风雅超越中原。前面是曲江,后面是海的景色,埙篪一一相互呼应。
变乱之后,留下的声音渐渐消失,后人不知道如何歌颂。风雨中失去了领袖,谁能在诃子林里回应呢。
别人改变了风格,到处都是汉唐时期的规矩。泰泉的弟子多是唱古老调子的,兰汀和青霞居住在那里。
我现在想要创作钟吕的歌谣,希望能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南园和东皋都已经长满了杂草,祭坛上还留有浮丘的痕迹。
邀请诸位朋友一起清理杂草,共同策划更美好的事情。真正的天地再次开辟,泉水和福地在这里流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浮丘诗社的场景,展现了古代仙山的神奇和浮丘的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古代传说元素,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通过描绘浮丘诗社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诗人的高超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