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道中闻秉之囟问

· 林光
恶声传送耳边来,尚冀流言辍我哀。 浮世百年真是梦,壮心今日已成灰。 流溪有恨同呜咽,造化无情故迫催。 满目云山总愁思,好怀从此向谁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河源:指河边的源头,引申为深山中的僻静之地。
秉之: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囟:古代指婴儿头顶的软骨,这里引申为心头。
辍:停止。
流言:指谣言。
百年:比喻人生。
流溪:指流水。
呜咽:哭泣声。
造化:指天地间的自然规律。
满目云山:眼前的山水景色。

翻译

在河源的道路中,听到持之以恒的囟问,
恶言传入耳中,仍希望流言能停止我的悲伤。
人生百年果真如梦,曾经壮志如今已经烟消灰冷。
流水有悲哀一同呜咽,天地间的规律却无情地催促着。
眼前的云山景色总让人愁绪万缕,曾经怀抱的梦想从此将向谁敞开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和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河源道中的景色,表达了人生如梦幻般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情。诗人以流言传闻、流水呜咽等意象,表现了人生中的挫折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对话。整首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引人深思。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