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淮阴不悖汉,忠信天下知。 可惜智绝人,乃为儿女欺。 当帝至楚时,淮阴能识几。 相携钟离昧,逃于东海湄。 弃王如敝屣,神龙不受羁。 远追范大夫,近为留侯师。 岂非明哲者,超然有道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淮阴(huái yīn):地名,古代楚国的一部分,今江苏淮安一带。
悖(bèi):违背。
智绝(zhì jué):智慧消失。
钟离(zhōng lí):古代楚国的一位贤臣。
湄(méi):水边。
敝屣(bì xǐ):破旧的鞋子。
神龙(shén lóng):指有着非凡智慧和能力的人。
范大夫(fàn dà fū):古代楚国的一位贤臣。
留侯(liú hóu):古代楚国的一位贤臣。

翻译

赞美古人
淮阴并没有违背汉朝,他的忠诚和诚信为天下所知。
可惜智慧消失的人,最终被自己的子女所欺骗。
当楚国的君主到达时,淮阴能够认出几个人。
他们一起逃离钟离的迷惑,逃向东海的水边。
抛弃王位如同丢弃破旧的鞋子,神龙不受任何羁绊。
远追范大夫,近跟随留侯为师。
难道不是明智之士,超然拥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风范。

赏析

这首诗歌赞美了淮阴的忠诚和诚信,以及他对明智和高尚品德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淮阴在困境中的表现,表达了对古代贤臣的敬佩和对智慧品德的推崇。整体氛围庄严肃穆,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崇敬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