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

季布多战功,数能窘汉王。 摧刚以为柔,得脱因濮阳。 朱家不相负,名声闻四方。 滕公非任侠,为汉求忠良。 从容为上言,私怨以之忘。 廷叱樊将军,十万罢横行。 辞气何刚直,殿上皆惊惶。 天下虑摇动,生民尚痍创。 嫚书禽兽言,安足争短长。 孝惠至高后,兵革久不兴。 实以季布力,海内得宁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季布(jì bù):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曾多次立下战功。 窘(jiǒng):困扰,困难。 濮阳(pú yáng):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 滕公(téng gōng):指滕公高,汉代名将。 侠(xiá):指侠义之士,武士。 从容(cōng róng):从容不迫的样子。 廷叱(tíng chì):在朝廷上斥责。 樊将军(fán jiāng jūn):指樊哙,汉代名将。 痍创(yí chuāng):伤残。 嫚(màn):指谄媚。 孝惠(xiào huì):汉惠帝,汉朝第七位皇帝。

翻译

赞美古人 季布立下许多战功,多次使汉王为难。他用柔弱的方法来对付强硬的敌人,最终在濮阳获得解脱。朱家的名声在四方传扬,滕公并非侠义之士,却为汉朝寻找忠良之士。他从容不迫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将私人恩怨抛诸脑后。他在朝廷上斥责樊将军,使得十万军队停止横行。他的言辞刚毅,让朝廷上的人们惊慌失措。天下的人们都担心动荡不安,百姓们仍然备受伤害。虚伪的言辞如同禽兽般,何足与长短争辩。汉惠帝时代以来,战争已经久远不兴起。实际上,季布的力量使得整个国家安定下来。

赏析

这首诗歌赞美了古代名将季布的智慧和胆识。季布以柔克刚,善于化解危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带来了安宁。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更在朝廷上表现出坚定的立场和高尚的品德。整首诗歌通过对季布的赞美,展现了古代忠良之士的风采,表达了对正直勇敢的人格品质的推崇。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