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鸿鹄何苍茫,背负青天飞。 白波捲沧海,声如鬼神驰。 予时弹雅琴,成连嗟不归。 回风翻木叶,斜日悬江矶。 凄凄水仙吟,中曲断朱丝。 四望悄无人,天吴方躨跜。 神物有变化,至人能推移。 拔山岂无力,枭雄吾不为。 慷慨发冲冠,伤哉失路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鸿鹄(hóng hú):指大雁,比喻高飞的鸟类。
白波捲(juǎn)沧海:白色的波浪卷起苍茫的大海。
鬼神驰(chí):形容声音传得很远,很快。
雅琴:指古代的一种乐器。
连嗟:连声叹息。
回风翻木叶:形容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斜日悬江矶:夕阳斜照在江边的岩石上。
水仙:花的一种,也指仙女。
朱丝:红丝,指美好的事物。
天吴:指天吴星,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躨跜(kuí guī):指高大的样子。
神物:神奇的事物。
推移:改变。
拔山: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比喻做不可能的事情。
枭雄:指英雄人物。
慷慨:悲愤慷慨的样子。
冲冠:指高昂的头冠,比喻壮志豪情。

翻译

大雁高飞在苍茫的天空,背负着青天飞翔。白色的波浪卷起苍茫的大海,声音传得很远,很快。我当时弹奏着雅琴,连声叹息不归。回风吹动着树叶,夕阳斜照在江边的岩石上。凄凄的水仙在吟唱,美好的事物被中断了。四周望去静悄悄无人,天吴星高大威严。神奇的事物有着变化,只有至人能够改变。拔山的事情难道不是无力的吗?英雄人物我却不为之。悲愤慷慨地发出冲冠之感,伤哉,失去了道路悲哀。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大雁高飞、波浪卷海、声音如鬼神驰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古典的意象和抒情的笔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悲壮的气息。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值得细细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