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门怀慧远尊者

双峰耸天阙,一水悬神池。 积石若朝霞,连林多夕霏。 丹溜含清泠,鲜葩吐葳蕤。 予偕二三子,来自虎溪湄。 矫掌承飞泉,抠衣陟金梯。 萧条远公迹,亭阶有留基。 怅然增逸兴,方嗟哲人萎。 白云开阖际,忽见金仙姿。 玉瓶灌甘露,龙策振灵飔。 回目流神光,示我青莲枝。 挥玄入无朕,俾为万象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石门:山门。怀慧远尊者:怀念远去的尊者。 耸:高耸。神池:神秘的池塘。若:像。霞:朝霞。夕霏:夜间的雾气。 丹溜:红色的水流。清泠:清澈的水。葳蕤:美丽的花朵。 予:我。偕:与。虎溪湄:虎溪的河滨。 矫掌:挥动手掌。承:接受。飞泉:飞溅的泉水。抠:拾取。金梯:黄金梯子。 萧条:荒凉。公迹:圣人的足迹。亭阶:亭台的台阶。留基:留下痕迹。 怅然:感慨。增逸兴:增添兴致。哲人:智者。萎:凋谢。 开阖:打开。金仙:仙人。姿:形态。玉瓶:玉制的瓶子。甘露:甜美的露水。龙策:龙的鞭尾。 灵飔:神灵的气息。回目:转动眼睛。流神光:散发神圣的光芒。青莲:莲花。 挥玄:挥动玄妙的手段。无朕:没有局限。万象师:掌控万物的能人。

翻译

登上山门,怀念远去的尊者。 两座山峰高耸入云,一条河水悬挂着神秘的池塘。 堆积的石头像朝霞一样红艳,连绵的树林中弥漫着夜间的雾气。 红色的水流清澈如玉,鲜艳的花朵绽放着美丽的光彩。 我和两三位同伴,来自虎溪的河滨。 挥动手掌接受飞溅的泉水,弯腰拾取金梯上的珠宝。 荒凉中远去的圣人足迹,亭台的台阶上留下了痕迹。 感慨之余增添了兴致,唏嘘智者的凋零。 白云散开,忽然见到仙人的身影。 玉制的瓶子灌满了甜美的露水,龙的鞭尾振动着神灵的气息。 转动眼睛流露出神圣的光芒,向我展示青莲的花朵。 运用玄妙的手段,超越一切局限,成为掌控万物的能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几位同伴登上山门,怀念远去的尊者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之间的神秘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深远,意境优美。作者在感慨圣人的凋零之余,又展现了对智慧和超越的向往,表达了对于掌控万物的向往和追求。整体氛围庄严而神秘,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