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友篇
山人遗我荔枝瘿,得自罗浮第三岭。
刳作一瓢字箪友,挹泉日向越王井。
拳曲千年成一节,半生半死沉香结。
精力坚凝剥烂时,饱经甘苦成寒铁。
霜皮未尽尚磨砻,蛴螬半食心已空。
螺纹如丝旋细细,左纽右缠文不同。
故株笼颠复虎跛,留此一拳见礧砢。
臃肿何须中规矩,非方非圆但随我。
腹大如壶曲柄长,匏尊让尔居中央。
巢父手间日摩弄,松枝挂处何清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荔枝瘿(lì zhī yǐng):指荔枝核
罗浮(luó fú):传说中的仙山
箪友(dān yǒu):指箪食瓢饮的朋友
挹(yì):汲取
越王井(yuè wáng jǐng):古代越王勾践的井名
拳曲(quán qū):指拳头握紧的样子
沉香(chén xiāng):一种香料
蛴螬(qí cáo):指蛴螬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虫子
礧砢(léi luǒ):指山石
臃肿(yōng zhǒng):肿胀
规矩(guī jǔ):规则
匏尊(páo zūn):古代一种盛酒器皿
翻译
山里的老人留给我一个荔枝核,是从罗浮山的第三座山峰带来的。我把它雕刻成一个箪友的字样,每天从越王井汲取清泉。经过千年的风霜,它变成了一块坚硬的石头,一半生,一半死,像是沉香结晶。它的精力坚韧,经历了烂泥时期,像是经历了甘苦,变成了坚硬的铁。霜皮还未完全磨损,蛴螬已经半吃空了心。螺纹如同丝线般细腻,左旋右缠,纹路各异。这株箪友颠簸着,仿佛虎跛一般,留下这一块石头,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它肿胀庞大,不受规则约束,既非方形,也非圆形,只随着我的心意。腹部宽大如壶,曲柄绵长,像是匏尊让它居中央。巢父的手在其中摩挲,松枝悬挂处清凉宜人。
赏析
这首诗以古人制箪友(箪食瓢饮的朋友)的经历为主线,通过描述箪友的形态和经历,表达了岁月沉淀的力量和生命的坚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将箪友的坚硬、变形、畸形等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寓意着人生的坎坷和历练。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通过对箪友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