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夜宿万山迓少保大司寇总制洪两峰先生四首

· 林光
冒暑来无远,寻幽此借眠。 碑潭晴浸月,粲井静窥天。 竹密知风动,林深觉鸟便。 悠然坐清晓,葛袂罩浮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碑潭(bēi tán):古代的一种水池,用于供人洗涤或取水。 粲井(càn jǐng):清澈明亮的井水。 葛袂(gě mèi):葛布做的衣袖。 浮烟:飘动的烟雾。

翻译

六月十六的夜晚,我在万山迎接少保大司寇总制洪两峰先生的府邸过夜。虽然天气炎热,但我来到这里寻找幽静之地休息。在这里,碑潭的水清澈如镜,映着明月;粲井里的水静静地凝视着天空。竹林密集,知道风在摇动;深邃的树林里,感觉到鸟儿的便捷飞行。我悠然地坐在这里,享受清晨的宁静,葛布做的衣袖轻轻罩着飘动的烟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六月十六的夜晚在洪两峰先生府邸的宁静景致。通过描写碑潭、粲井、竹林和树林等元素,展现了一幅清幽怡人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体氛围清新雅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好。

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