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墓诗为徐护卫作

嗟君何不怙,十一丧而母。 四十不知墓,匍匐来陇首。 珠江当其前,龟峰在其后。 蔓草既已平,牛羊满林薮。 号泣依旻天,水浆恒不口。 神明欲告人,不向蓍龟取。 蓍龟亦不知,精诚自相偶。 白骨忽踊跃,潜寐黄泉久。 浅土二尺中,待儿陈絮酒。 孝思所凝结,玉红自不朽。 心作漆灯光,耿耿悬培塿。 一穴乍明灭,莓苔积已厚。 蝼蚁所盘旋,咫尺劳相守。 昏绝忽僵仆,山鬼牵左肘。 肘下即瓷棺,阙地大逾斗。 刳血何淋漓,涓滴归无有。 白骨忽复肉,生气怀中走。 幽明一呼吸,生死相为寿。 薰用都梁香,惊精返窗牖。 西王好戴胜,麻姑未蓬首。 喜见出腹子,丈夫顷而黝。 才气世无双,豪杰效奔走。 显亲始羽林,养志胜肥牡。 石奋性恭谨,厕腧昔在手。 老犹孺子慕,仁爱及诸舅。 灵爽所凭依,重封庶不苟。 锦绮裣纵横,芳香相杂糅。 重招先考魂,嫡妣同樽缶。 黄沉雕琢之,血花涂左右。 高作马鬣形,合葬仍兹阜。 泪作一泓泉,身为白杨柳。 阴风长萧萧,石马助悲吼。 行人纷掩泣,看尔土亲负。 赐祭会有时,汤沐百馀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匍匐(pú fú):爬行。
  • 陇首(lǒng shǒu):山脚。
  • 龟峰(guī fēng):山峰的形状像龟背。
  • (mín):天空。
  • 蔓草(màn cǎo):蔓延的草。
  • 牛羊满林薮:牛羊遍布在林荫之中。
  • 号泣(háo qì):大声哭泣。
  • 旻天:天空。
  • 蓍龟(shī guī):古代占卜用的器具。
  • 精诚(jīng chéng):真诚。
  • 漆灯(qī dēng):用漆制成的灯。
  • 培塿(péi lóu):坟墓。
  • 蝼蚁(lóu yǐ):蝼蚁。
  • 瓷棺(cí guān):用瓷器制成的棺材。
  • 阙地(quē dì):高大的地方。
  • 刳血(kū xuè):割开血管。
  • 涓滴(juān dī):细小的滴落。
  • 薰用都梁香(xūn yòng dū liáng xiāng):烧香以祭祀祖先。
  • 西王:指西王母,传说中的神仙。
  • 戴胜(dài shèng):古代一种植物,用于祭祀。
  • 麻姑(má gū):传说中的仙女。
  • 蓬首(péng shǒu):头发散乱。
  • 出腹子(chū fù zǐ):指生子。
  • (yǒu):黑色。
  • 豪杰(háo jié):英雄人物。
  • 效奔走(xiào bēn zǒu):效仿奔走。
  • 羽林(yǔ lín):古代汉朝的禁卫军。
  • 肥牡(féi mǔ):指肥壮的马。
  • 奋性(fèn xìng):发挥本性。
  • 厕腧(cè shù):指排泄。
  • 孺子(rú zǐ):年幼的孩子。
  • 诸舅(zhū jiù):众多的舅舅。
  • (shù):众多。
  • (liǎn):细布。
  • 樽缶(zūn fǒu):古代盛酒的器皿。
  • 黄沉(huáng chén):黄色的沉淀物。
  • 马鬣(mǎ lì):马颈上的长毛。
  • 白杨柳(bái yáng liǔ):白杨树和柳树。
  • 石马(shí mǎ):石雕的马。
  • 汤沐(tāng mù):洗浴。

翻译

哎呀,朋友啊,你为何不依赖他人,十一岁失去母亲。四十岁却不知道母亲的坟墓,匍匐前往山脚。珠江在前方流淌,龟背形状的山峰在后方屹立。蔓草已经被踩平,牛羊遍布在林荫之中。大声哭泣仰望天空,口中却无法喝下水和粥。神明欲告知人,却不通过占卜。占卜的器具也不明白,真诚的心灵却相互呼应。白骨突然跳跃,长眠在黄泉之下。浅薄的土层中,等待着孩子陈设酒食。孝思凝结,玉红不朽。心灵如同漆制灯火,明亮地悬挂在坟墓上。一个坑突然明亮又熄灭,苔藓已经积厚。蝼蚁在周围盘旋,不远处相互守望。突然昏倒僵仆,山鬼拉着左臂。臂下即是瓷制棺材,地势高大如斗。割开血管淋漓,滴落的血液却无处流去。白骨忽然复肉,生气在怀中奔走。幽暗与明亮一呼一吸,生死相依为命。烧香祭祀祖先,惊魂返窗牖。西王喜欢戴胜,麻姑头发散乱。喜见生子,丈夫变得黝黑。才华世间罕见,英雄效仿奔走。显赫的亲人成为羽林禁卫,养志胜过肥壮的马。石雕性情谨慎,排泄曾在手中。老人仍像孩子般慕名,仁爱及各位舅舅。灵魂清爽所依赖,重封庶人不敢苟且。锦绮纵横交错,芳香混合在一起。再次招待先人的灵魂,正妻与次妻同在酒杯旁。黄色的沉淀物雕琢其中,血花涂抹左右。高大的马雕像,合葬在这座丘陵。眼泪如同一泓泉水,身体化为白杨和柳树。阴风长久地呼啸,石雕马助悲鸣。路人纷纷掩面哭泣,看着你背负着土地。赐祭的时刻终将到来,洗浴的土地将超过百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寻找母亲坟墓的过程,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孝道之情。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死的轮回,以及对家人的深情厚意。作者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人生的沧桑和情感的纠葛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共鸣。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