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复赴京途闻赵良弼自辽东领郡之顺德寻以母忧奔汝上因取道过其庐访之怅然为别四首
夙有东都好,言过叔度庐。
门前馀辙迹,客至见图书。
林暖秋藏笋,溪寒夕荐鱼。
犹怀将母意,惆怅对篮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途(tú):路途
- 良弼(liáng bì):人名
- 辽东(liáo dōng):古地名,今辽宁省东部
- 领郡(lǐng jùn):领地
- 顺德(shùn dé):地名,今广东省顺德市
- 庐(lú):房屋
- 馀辙(yú zhé):余留的车辙
- 图书(tú shū):书籍
- 林暖秋藏笋(lín nuǎn qiū cáng sǔn):林中暖意蕴藏着竹笋
- 溪寒夕荐鱼(xī hán xī jiàn yú):溪水寒冷,夜晚献上鱼
- 篮舆(lán yú):古代的一种车辆,用来载人
翻译
早已对东京钟爱有加,曾经说过叔度庐的话。门前还留着车辙的痕迹,客人来访时看见了书籍。林中温暖中藏着嫩竹笋,溪水在寒冷的夜晚献上了鱼。依然怀念着母亲的心意,心情忧郁地面对着篮舆。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在途中听闻赵良弼自辽东领郡之顺德的消息,因母亲忧虑而匆匆赶往汝上的心情。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眷恋之情。林中的竹笋和溪水中的鱼,都成为诗人心中母亲的象征,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母亲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