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霁雪

海上云收旭景新,连峰积雪净如银。 晴光回入千门晓,淑气先回上谷春。 瑶树生辉寒已散,琼林销冻暖偏匀。 玉堂相对题诗好,移席钩帘坐夕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ì):晴朗。
  • (xù):早晨的阳光。
  • 连峰:连绵的山峰。
  • 积雪:积累的雪。
  • 晴光:晴朗的阳光。
  • 千门:指宫殿的大门。
  • 淑气:指春天的气息。
  • 上谷:古地名,今河北省南部一带。
  • 瑶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树木。
  • 琼林: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林木。
  • 玉堂:美丽的宫殿。
  • 移席:移动坐垫。
  • 钩帘:用钩子挂起的帘子。
  • 夕曛:傍晚的夕阳。

翻译

西山霁晴,海上的云彩散去,早晨的阳光照耀下,连绵的山峰积雪洁白如银。晴朗的光芒洒入千门宫殿,春天的气息先到达上谷地区。传说中的瑶树散发着寒意已消散,琼林中的冰雪融化温暖均匀。在美丽的玉堂里,相对题诗写得很好,移动坐垫,拉上挂帘,坐在傍晚的夕阳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霁雪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气息。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同时,诗中运用了古代神话中的瑶树、琼林等元素,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使诗意更加深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给人以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金幼孜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值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七年从幸北京。八年从北征。所过山川要害,帝辄命记之,常与之论敌中事。自后北征皆从。十八年进文渊阁大学士。二十二年,成祖于还军途中病逝,幼孜护梓宫归。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谥文靖。有《北征录》、《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