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蒋忠烈公

· 陈察
琴川有间气,志士钟其英。 抗疏本忧国,临危肯爱生? 天朝公道白,泉壤露华清。 牢落寅恭后,空惭没世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琴川:地名,指常熟,古称琴川。
  • 间气:古代指杰出人才所秉赋的地理条件。
  • 志士:有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的人。
  • :聚集。
  • 抗疏:直言上书,指蒋忠烈公敢于直言进谏。
  • 忧国:为国家的安危而忧虑。
  • 临危:面临危险。
  • 爱生:贪生怕死。
  • 天朝:指明朝朝廷。
  • 公道:公正的道理。
  • 泉壤:指地下,即死后之地。
  • 露华:露水,比喻清白。
  • 牢落:孤寂,无所寄托。
  • 寅恭:恭敬。
  • 没世名:死后的名声。

翻译

在琴川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杰出的英才,志士们聚集于此。蒋忠烈公敢于直言进谏,本是为了国家的安危而忧虑,面临危险时又岂会贪生怕死?明朝朝廷的公正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清白如同泉壤上的露水一般纯净。在孤寂无所寄托之后,我深感惭愧,对于他死后的名声,我空有敬意却无能为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蒋忠烈公的深切哀悼和崇高敬意。诗中,“琴川有间气,志士钟其英”描绘了蒋忠烈公的出身和品质,而“抗疏本忧国,临危肯爱生”则突出了他的忠诚和勇敢。后两句“天朝公道白,泉壤露华清”以朝廷的公正和泉壤的露水比喻蒋忠烈公的清白和纯洁。最后,“牢落寅恭后,空惭没世名”则表达了诗人对蒋忠烈公的敬仰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愧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蒋忠烈公的高尚品质和诗人的敬仰之情。

陈察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元习。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南昌推官。正德初,擢南京御史。以养亲归,家居九年,始赴补。谏武宗南巡,夺俸。嘉靖初按四川。。帝亲审讯杨言,落其一指,察强谏,退又具疏申理,直声震朝野。又以请召还言官多人,贬海阳教谕。累迁山西左布政使,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乞休,荐万镗等可用,忤旨斥为民。既归,敝衣粝食。有《虞山集》。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