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教夜谈兵。 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 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亲承:亲自接受。
  • 指教:指导,教诲。
  • 夜谈兵:夜晚讨论军事策略。
  • 才兼文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 余子:其他人。
  • 雄奇:非凡的功绩。
  • 慷慨裂眦:形容非常愤怒,眼眶都要裂开。
  • 须欲动:胡须似乎都要动起来,形容愤怒至极。
  • 模糊热血:热血沸腾,情绪激动。
  • 面如生:面色红润,生气勃勃。
  • 背人:避开他人。
  • 私祭:私下里的祭祀。
  • 洒泪:流泪。
  • 深宵:深夜。
  • 哭失声:哭到声音都发不出来。

翻译

记得我们初次相遇时,我笑着迎接你,亲自接受你的教诲,夜晚一起讨论军事。你的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无人能及,但你的非凡功绩却成了你的罪名。你愤怒至极,眼眶似乎都要裂开,胡须似乎都要动起来,你的热血沸腾,面色红润,生气勃勃。我避开他人,私下里为你祭祀,深夜里我泪流满面,哭到声音都发不出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一位才华横溢、功绩卓著却遭受不公待遇的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诗中,“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一句,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其不幸命运的控诉。后两句通过对友人愤怒和热血的生动描绘,进一步突出了其英雄气概。结尾的“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则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无尽哀思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

注释

  • 一笑迎:亲切地迎接,笑容满面。
  • 亲承指教:亲自接受指导,指直接聆听教诲。
  • 夜谈兵:深夜里讨论军事策略。
  • 无余子:无人能及,形容卓越无比。
  • 雄奇:英勇非凡,不平凡。
  • 罪名:此处指因功劳过大而招致的非议或陷害。
  • 裂眦:瞪大眼睛,极度愤怒的样子。
  • 模糊:此处形容面部表情因为激动而显得模糊不清。
  • 私祭:私下里的祭祀,暗中表达哀思。
  • 失声:忍不住哭泣,声音哽咽。

翻译

记得初次相遇时,你那笑容满面的欢迎,深夜里你亲自教导我军事,你的才情文武双全无人能敌。功绩显赫到了非凡的程度,却成了被人指责的理由。你那慷慨激昂的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你的热血模糊了脸庞,却依然生动。背着众人,你的痛苦无以言表,只有在深夜独自默默哭泣。

赏析

这首诗是对某位亲密人物的怀念和敬仰,通过回忆两人曾经的交往和对方的军事才能,表达了对这位朋友的深深敬佩。诗中描绘了袁崇焕(明末将领)面对困境,虽功高震主,但仍保持忠诚与悲壮的内心世界。"慷慨裂眦"和"模糊热血"形象地刻画了他的刚毅与激愤,而"背人痛极"则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崇高的牺牲精神和悲剧英雄的形象。

袁崇焕

明广东东莞人,一说广西藤县人,字元素。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初擢兵部职方司主事。超擢佥事,监关外军,筑宁远城,配置西洋大炮。天启六年,击退后金努尔哈赤进攻,升辽东巡抚。次年,击退皇太极进攻,时称“宁锦大捷”。以不为魏忠贤所喜,乞休归。崇祯元年召还,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二年,后金兵入关,威胁北京,崇焕千里赴援。崇祯帝中反间计并听信谗言,以谋叛罪下崇焕狱,磔死。有《袁督师遗集》。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