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答某

有怀秋色里,西望极乡关。 人远三湘水,天开独秀山。 图书森宪府,牙戟换仙班。 儒行惟尊宋,诗名恰类颜。 虞章披豸合,汉贝劳师颁。 挥斥风云际,绥宁楚粤间。 辕门邀七萃,妆阁侍双鬟。 子月阳方进,臣年鬓未斑。 建陵飞檄出,临武凯歌还。 招隐承相念,衰迟敢浪攀。 掞天雄笔丽,照日大旗殷。 秖觉西江注,能浮钓艇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三湘水:指湖南的湘江及其支流。
  • 独秀山:指桂林的独秀峰。
  • 图书森宪府:指藏书丰富的地方,宪府可能指官方的图书馆或档案馆。
  • 牙戟换仙班:牙戟,古代仪仗中的兵器;换仙班,比喻升迁至更高的官职或地位。
  • 儒行惟尊宋:指儒家学说中特别尊崇宋代的儒学。
  • 虞章披豸合:虞章,古代的礼乐制度;披豸,古代官员的服饰;合,指符合、适宜。
  • 汉贝劳师颁:汉贝,指汉代的贝币;劳师颁,指皇帝赐予军队的赏赐。
  • 挥斥风云际:挥斥,指指挥、调动;风云际,比喻时局动荡或关键时刻。
  • 绥宁楚粤间:绥宁,安抚、稳定;楚粤,指古代的楚国和粤地,泛指南方地区。
  • 辕门邀七萃:辕门,古代军营的门;七萃,指精锐的部队。
  • 妆阁侍双鬟:妆阁,指女子的梳妆台;双鬟,指女子的发髻,代指女子。
  • 子月阳方进:子月,农历十一月;阳方进,指阳气开始增长。
  • 臣年鬓未斑:臣年,指诗人的年龄;鬓未斑,指头发尚未斑白。
  • 建陵飞檄出:建陵,指皇帝的陵墓;飞檄,指紧急的文书。
  • 临武凯歌还:临武,地名;凯歌还,指战胜归来。
  • 招隐承相念:招隐,指邀请隐士出山;承相念,指受到丞相的思念。
  • 衰迟敢浪攀:衰迟,指衰老迟缓;敢浪攀,指不敢轻易攀附权贵。
  • 掞天雄笔丽:掞天,形容笔力雄健;雄笔丽,指文笔华丽。
  • 照日大旗殷:照日,指旗帜在阳光下显得鲜明;大旗殷,指旗帜颜色深红。
  • 秖觉西江注:秖觉,只觉得;西江注,指西江的水流。
  • 能浮钓艇閒:能浮,指能够漂浮;钓艇閒,指钓鱼的小船悠闲。

翻译

在秋色中怀念,西望遥远的家乡。 人远在三湘水之外,天空中独秀峰独自挺立。 图书丰富如宪府,牙戟更换象征升迁。 儒家学说尊崇宋代,诗名恰似颜回。 虞章与豸服相合,汉代的贝币劳师颁赐。 在风云变幻之际挥斥方遒,稳定楚粤之间。 军营门口邀请精锐,妆阁中侍女双鬟。 子月阳气渐长,臣虽年长但鬓发未斑。 建陵发出紧急文书,临武战胜归来。 招隐士出山承相思念,衰老不敢轻易攀附。 笔力雄健如掞天,旗帜在阳光下显得深红。 只觉得西江水流不息,能浮钓艇悠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色、乡关、山水、图书、儒行、诗名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儒家文化的尊崇。诗中“挥斥风云际,绥宁楚粤间”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坚定与担当,而“招隐承相念,衰迟敢浪攀”则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疏离与自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