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王惠州子千己巳岁除杂感韵四首

大傩闻赋自东京,五鬼年年送不行。 安望风云生绝足,谬从屠钓寄馀生。 三山路近春宜早,四百峰高政独清。 欲学童儿骑竹马,使君来去得郊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傩(nuó):古代中国的一种驱除疫鬼的仪式。
  • 东京:指东汉的都城洛阳。
  • 五鬼:指五种不祥之物,或指五种恶人。
  • 风云:比喻时势、机遇。
  • 绝足:指骏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 屠钓:屠夫和钓鱼者,比喻低贱的职业。
  • 馀生:余生,指剩余的生命。
  • 三山:神话中的山名,指蓬莱、方丈、瀛洲。
  • 四百峰:指众多的山峰。
  • 政独清:政治清明。
  • 童儿骑竹马:儿童的游戏,比喻童年的欢乐。
  • 使君: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 郊迎:到郊外迎接。

翻译

听说东京有大傩的仪式,五种不祥之物年年送不走。 怎能期望风云际会,机遇降临,我却在屠夫和钓鱼者之间寄寓余生。 三山之路近,春天宜早行,四百峰高耸,政治清明。 想要学习儿童骑竹马的欢乐,希望使君来去时能得到郊外的迎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古代的仪式与现实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时运不济的感慨。诗中“大傩”与“五鬼”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后句以“风云”与“屠钓”对比,抒发了对机遇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结尾以童年的欢乐与对官员的期待作结,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清明的期盼。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