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阮亭客部枉评予诗作此寄赠兼怀令兄西樵吏部

南云长望北云飘,诗思相亲不觉遥。 欲挽颓波谁独峙,解承仙露是双标。 肯邀旧友藏深署,应为宫人赋洞箫。 朝夕看山已相识,琅邪遵海有西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枉评:错误地评价。
  • 客部:古代官名,此处指王阮亭的官职。
  • 令兄:对他人兄长的尊称。
  • 西樵吏部:指王阮亭的兄长,担任吏部职务。
  • 南云长望:长久地望着南方的云,表示思念。
  • 北云飘:北方的云飘动,可能指北方的消息或变化。
  • 诗思相亲:诗的意境与情感相互亲近。
  • 颓波:衰败的潮流或趋势。
  • 独峙:独自站立,比喻独立不群。
  • 仙露:比喻美好的诗文。
  • 双标:双重标准,此处可能指诗文的双重价值。
  • 藏深署:隐藏在深邃的官署中。
  • 宫人:宫中的女子。
  • 洞箫:一种乐器,此处可能指宫廷音乐或诗文。
  • 琅邪:地名,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
  • 遵海:沿着海边。

翻译

长久地望着南方的云,北方的云却在飘动,诗的意境与情感相互亲近,不觉遥远。想要挽回衰败的潮流,谁能独自站立?解开仙露般的诗文,是双重的价值。愿意邀请旧友隐藏在深邃的官署中,应该为宫中的女子赋写洞箫之音。朝夕看着已经相识的山,琅邪沿着海边,有西樵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诗中“南云长望北云飘”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诗思相亲不觉遥”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独立追求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情怀和人文关怀。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