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馆秋夕

每日无憀此客居,吟过晚市息喧呼。 湿烟满灶随僮懒,高月黏墙怕影孤。 秋色当空看去淡,道心于物损来无。 曲肱便作家林梦,羞向城西伴夜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憀(liáo):无聊,无所事事。
  • 晚市:傍晚的市场。
  • 喧呼:喧闹声。
  • 湿烟:潮湿的烟雾。
  • (tóng):仆人。
  • 高月黏墙:高悬的月亮似乎紧贴着墙壁。
  • 影孤:孤独的身影。
  • 秋色当空:秋天的景色映衬在空中。
  • 道心:修道之心,指超脱世俗的心境。
  • :减少,这里指影响。
  • 曲肱(gōng):弯曲手臂,指睡觉的姿势。
  • 家林:家乡的树林。
  • 城西:城市的西边。
  • 夜乌:夜晚的乌鸦。

翻译

每天无所事事地客居在此,晚市过后吟诗以消遣,喧闹声渐渐平息。 灶上弥漫着潮湿的烟雾,因为仆人的懒惰;高悬的月亮紧贴墙壁,我害怕孤独的身影。 秋天的景色在空中显得淡漠,修道之心对万物的影响微乎其微。 弯曲手臂便能梦见家乡的树林,羞于向城西的夜乌寻求陪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客馆秋夜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诗中,“无憀”、“湿烟”、“影孤”等词语,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无聊与孤独。通过“高月黏墙”和“秋色当空”的意象,诗人进一步以景抒情,展现了秋夜的凄凉和内心的寂寞。结尾的“曲肱便作家林梦”,则巧妙地以梦境寄托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而“羞向城西伴夜乌”则透露出诗人不愿与外界为伍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家乡的眷恋。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