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泰和萧子

名家最是萧居士,往往名山衲子称。 压卷爱摹螭钮玺,包经多剪鹄文绫。 千奴收橘供徭役,五老登峰作近朋。 世好不曾逢道貌,自来文体识庐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螭钮玺(chī niǔ xǐ):古代帝王的印章,螭是传说中的一种龙形生物,钮是印章顶部的装饰,玺指帝王的印信。
  • 鹄文绫(hú wén líng):一种织有天鹅图案的绫罗,鹄即天鹅。
  • 千奴:指大量的奴隶或仆人。
  • 徭役:古代平民为官府提供的无偿劳动。
  • 五老:指五位年高德劭的长者,常用来象征贤人或智者。
  • 庐陵:地名,今江西省吉安市,此处可能指庐陵的文化或文学风格。

翻译

萧居士是名家中的翘楚,常被名山中的僧人称赞。 他喜爱摹写帝王印章上的螭钮图案,包经时多用剪有天鹅图案的绫罗。 他拥有大量的奴隶来收橘以供徭役,五位长者作为近邻常与他一同登峰。 虽然未曾亲眼见到他的道貌,但从文体中可以辨识出庐陵的风格。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萧居士的学识与地位,通过描述他对文物的珍爱和对经典的热衷,展现了他的高雅品味。诗中“压卷爱摹螭钮玺,包经多剪鹄文绫”一句,既显示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深厚兴趣,也暗示了他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后两句则通过“千奴收橘”和“五老登峰”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影响力和与贤人交往的广泛。结尾提到“自来文体识庐陵”,则是在赞扬萧居士的文学成就,同时也体现了庐陵文化的独特魅力。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