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赠答诗

宿世随国贰,入山求正觉。 岂以元舅尊,而终縻尔爵。 仙庵对忍辱,净土崇极乐。 鹙子等诞身,迦陵鸣在壳。 幸于五人中,得度自超跃。 净名来妙喜,不二非扃钥。 龙卿勿矜庄,东方休善谑。 皈兹三世佛,诏尔无生学。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宿世:前世。
  • 国贰:国家的次要人物,这里指在国家中担任次要角色的人。
  • 正觉:佛教用语,指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 元舅:指皇帝的舅舅,这里可能指尊贵的地位。
  • :束缚。
  • 尔爵:你的爵位。
  • 仙庵:指修行的庵堂。
  • 忍辱:佛教六度之一,指忍受各种侮辱而不起愤怒心。
  • 净土:佛教中指清净无垢的世界。
  • 极乐:佛教中的极乐世界,即西方极乐世界。
  • 鹙子:指佛教中的鹙鹭子,即舍利弗。
  • 迦陵:指迦陵频伽,佛教中的妙音鸟。
  • 五人:指佛教中的五比丘,是佛陀最早的弟子。
  • 得度:佛教用语,指得到解脱。
  • 净名:指维摩诘,佛教中的大居士。
  • 妙喜:佛教用语,指极乐世界。
  • 不二:佛教用语,指超越对立的境界。
  • 扃钥:锁和钥匙,比喻封闭。
  • 矜庄:庄重,严肃。
  • 善谑:善于开玩笑。
  • :皈依,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
  • 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佛。
  • 无生学:佛教用语,指无生无灭的教义。

翻译

前世随从国家的次要人物,进入山中寻求真正的觉悟。 怎能因为皇帝的舅舅地位尊贵,就始终束缚你的爵位。 修行的庵堂面对着忍辱,净土追求着极乐世界。 鹙鹭子等诞生于世,迦陵频伽鸣叫在壳中。 幸好在五比丘之中,得到解脱自然超脱跃升。 维摩诘来到妙喜世界,不二之境并非封闭。 龙卿不要过于庄重,东方也不要善于开玩笑。 皈依这三世之佛,告诉你们无生无灭的学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诗中通过对比世俗的尊贵与佛教的解脱,强调了追求精神觉悟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佛教典故和术语的运用,展现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精通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