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居客馆主人养白鹇又有持山鸡至并置笼中山鸡斗击白鹇损其毛羽予怜之劝主人斥去山鸡因为白鹇作感激之辞

佳哉双白鹇,笼养君轩墀。 雄者能知白,黑者能守雌。 自违林薮愿,戢羽感恩私。 不争鸡鹜食,仍惜凤凰枝。 殊族逞嘴距,欻来将我欺。 非赖有心人,安能脱羁危。 三谢主宾意,永怀云峤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鹇(xián):一种鸟类,羽毛白色,尾长,常被饲养观赏。
  • 轩墀(xuān chí):指高大的台阶或门前的平台。
  • 林薮(sǒu):指山林和湖泊,泛指自然环境。
  • 戢羽(jí yǔ):收起翅膀,比喻隐藏或收敛。
  • 鸡鹜(wù):指家禽,比喻平凡或低贱的事物。
  • 凤凰枝:比喻高贵或美好的事物。
  • 殊族:指不同的种类或族群。
  • 嘴距:指鸟类的嘴和爪,比喻攻击或争斗的工具。
  • 欻来(xū lái):突然来到。
  • 羁危:束缚和危险。
  • 云峤(qiáo):指高山。

翻译

双白鹇真是美好,被养在你的高大门前。雄性的白鹇懂得保持白色,黑色的则懂得守住雌性。它们违背了山林湖泊的愿望,收起翅膀,感激你的恩情。它们不与鸡鸭争食,仍然珍惜那高贵的凤凰枝。但不同种类的鸟突然来攻击,试图欺压我。如果不是有心人的帮助,它们怎能摆脱束缚和危险。三次感谢主人的好意,永远怀念高山之巅的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对白鹇在人类居所中的生活,通过它们的遭遇反映了自然与文明的冲突。诗中,白鹇被赋予了高贵与纯洁的象征,而它们的困境则体现了对自然本性的渴望与对人为束缚的反抗。诗人通过对白鹇的同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赞美了那些能够理解和保护自然之美的人。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