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谡园廷评

桂江犹带劫馀灰,主试深烦作赋才。 麋鹿竹边骑马过,鹧鸪声里放船回。 逢人便问端溪石,作客徒登赵尉台。 不得留君到初夏,枝头红荔正花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江:即今广西的桂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之一。
  • 劫馀灰:指战乱后的残破景象。
  • 主试:主持考试。
  • 麋鹿:一种鹿科动物,这里指代山野间的景象。
  • 鹧鸪:一种鸟,其叫声常被用来象征离别或思乡。
  • 端溪石:端溪出产的砚石,以质地优良著称。
  • 赵尉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历史遗迹或景点。
  • 红荔:红色的荔枝,荔枝花。

翻译

桂江上还残留着战乱后的灰烬,你作为主考官,深得赋诗之才。 在竹林边骑马经过,仿佛有麋鹿相伴,在鹧鸪的叫声中,你乘船返回。 逢人便询问端溪的砚石,作为客人,你徒然登上了赵尉台。 无法留住你直到初夏,那时枝头的红荔枝花正盛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桂江、麋鹿、鹧鸪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中“桂江犹带劫馀灰”一句,既反映了战乱后的景象,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后句通过询问端溪石和登赵尉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留恋。结尾的“不得留君到初夏,枝头红荔正花开”则以荔枝花的盛开来象征美好的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遗憾和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