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寺呈天然和尚

四十年前恨不同,高山忽仰客途中。 面当真处才云识,心待归时更叩空。 墨碣字彯池水净,雪房炉射殿灯红。 欣从两世师承地,况自昙摩海岸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墨碣(mò jié):刻有文字的石碑。
  • (piāo):飘扬,这里指墨碣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 雪房:指僧房,因常保持清洁如雪而得名。
  • 炉射:炉火的光芒照射。
  • 叩空:敲击空门,指寻求心灵的开悟。
  • 昙摩:梵语“法”的音译,这里指佛法。

翻译

四十年前遗憾未能与你同在,如今在旅途中忽然仰望高山,心生敬仰。 面对真实的面容才说认识,心中等待归去时再寻求心灵的空灵。 墨碣上的字迹清晰,池水清澈,雪房中的炉火光芒照射,殿内的灯光红艳。 欣喜来到这师承两代的地方,更是在佛法海岸的东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宗寺及其主持天然和尚的敬仰之情。诗中,“四十年前恨不同”一句,既表达了对过去未能与和尚同在的遗憾,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后文通过对墨碣、池水、雪房、殿灯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和尚的尊敬。最后两句“欣从两世师承地,况自昙摩海岸东”,更是将这种敬仰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珍视和对东方佛法之地的赞美。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