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蒲衣自丹霞之福州

发心初不与人言,二十辞家事世尊。 禽鸟就斋分石钵,猕猴同路上山门。 题诗空谷吟声应,宴坐秋潭瘦影翻。 此去八闽潮水上,荔支青榄似乡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发心:指立志、决心。
  • 世尊: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
  • 石钵:僧人用的石制食器。
  • 宴坐:静坐。
  • 瘦影翻:形容身影瘦弱,翻动。
  • 八闽:指福建省,古称八闽。
  • 荔支:即荔枝。
  • 青榄:即橄榄。

翻译

起初立志不与人言,二十岁离家侍奉佛陀。 禽鸟来斋堂分享石钵中的食物,猕猴同行于上山之路。 在空谷中题诗,吟声回荡,静坐于秋潭边,瘦弱的身影随风翻动。 此行前往福建的潮水之上,那里的荔枝和橄榄如同家乡的园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恭尹离家修行的心路历程和对福建自然风光的怀念。诗中,“发心初不与人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独立,而“禽鸟就斋分石钵,猕猴同路上山门”则生动描绘了僧侣生活的自然和谐。后两句通过对空谷题诗和秋潭静坐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深邃。结尾的“荔支青榄似乡园”则巧妙地将福建的特产与诗人的家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