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连守植道傍木
注释
- 参参(sēn sēn):长貌,这里形容树木高大繁茂的样子。
- 毫末:细小的萌芽,比喻极其细微。
- 合抱:两臂环抱,多形容树木粗大。
- 芟(shān)除:割草,引申为除去。
- 翳秽(yì huì):指杂草等障碍物。
- 舻舳(lú zhú):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船只。
- 柯:树枝。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斸(zhú):挖掘。
- 蠹(dù)朽:被虫蛀坏,腐朽。
翻译
道路旁边的树木,夹着道路高大繁茂仿佛能合成房屋。当初种下时只是细小的萌芽,如今已长成粗大得需两人合抱,这都是太守慈爱仁厚辅助它们生长繁育的结果。自古以来好的政令大概有不少,开通道路也是其中重要一项。去除杂草障碍,平整险阻之地,加固桥梁以方便船只通行。为什么这些众多的树枝能随弯道直道生长,化作这长长的如长龙般的树林布满山崖山谷?因为我们的太守深深地关爱百姓,勤勉努力为民众谋福利却总觉得做得不够。想到在长长的道路上顶着烈日行走艰难,加上岭外炎热酷暑更为厉害。黄茅散发的闷热浓烈气息,重重山雾凝聚的浓重热毒。如果没有清幽曲折的树荫相伴,人们到哪里去休息徘徊呢?太守的政令像泉水那样自然地施行,就像长长的原野和秀美的太山那样清新可爱。桐树、榕树、枫树、果树随遇而种,只盼它们赶紧长得茂密带来美好的树荫。太守的心就像父母关爱子女的心一般,后人应当像子孙延续家族一样将这份关爱传承下去。不要随意修剪、折毁、砍伐它们,即使有了被虫蛀坏、腐朽的情况,也可添上新的树苗让绿色延续。
赏析
这首诗是对太守纪连守种路旁树这一善举的歌颂之作。诗歌开篇通过描述路旁树木从毫末到合抱的变化,直接展现太守对树木生长的功劳,体现其“慈仁辅生育”。接着诗中阐述自古以来善政中道路相关举措的重要性,为引出太守种树善举做铺垫。详细说明了种树对行人的意义,如提供荫凉以躲避岭外的炎暑和恶劣气息,凸显太守爱民之深、利民之切的苦心。然后又以桐榕枫果等树木的种植,表现出树木速生佳荫的情景,侧面赞美了太守植树的成果。最后呼吁后人要像对待家族传承一般,保护这些树木,延续太守关爱百姓的恩泽。诗中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具体事例和形象描述,成功刻画了一位关爱百姓、用心为民谋福祉的太守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