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图

长城徭役苦咨嗟,澧水偷春隐岁华。 有耳不闻秦汉事,眼前日日赏桃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
  • 咨嗟:叹息。
  • 澧(lǐ)水:河流名。

翻译

长城的徭役让人痛苦叹息,澧水偷偷地带着春色隐藏起岁月的光华。有耳朵却不听秦汉时候的事,眼前每天都在观赏桃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句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不理会王朝更迭的桃源世界。前两句通过“长城徭役”表达了对现实中繁重劳役和苦难的感慨,与“澧水偷春”所营造的宁静美好形成对比。后两句则突出了身处桃源之人对世事的隔绝,只管每日欣赏桃花,体现出一种对祥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事的逃避。整体意境清幽,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出一种出世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郑思肖

郑思肖

宋末元初诗人、画家,福州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字所南,号忆翁,一号三外野人。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痛国事日非,叩阙上书,不报。宋亡,隐居吴下(今江苏苏州),寄食城南报国寺。坐卧未尝北向,闻北语则掩耳走,誓不与北人交接。善诗。工墨兰。自易代后,所画的兰花,花多叶稀,不画土根。卒年七十八。其诗多表现怀念故国的浓厚感情,真挚动人。有诗集《心史》,旧无传本,明末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世称“铁函心史”。另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3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