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旦登万佛阁观雪
赤脚踏上万佛顶,全身坐断清净境。
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
一时八面俱玲珑,诸尘诸相本无踪。
色不是色空不空,莹然塞破虚空中。
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
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旦:一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 。
- 郑思肖:南宋末诗人、画家,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字忆翁,号所南,素有爱国之情。
- 赤足:光着脚。
- 坐断:占据,守住 。 坐:占据; 断:截断,引申为守住。
- 清净境:指远离尘世、纯净安宁的境界。佛教认为达到此种境界可摆脱烦恼与杂念。
- 大光明:在佛教中代表佛的智慧与光明,能照彻一切,破除无明黑暗 。
- 法界:佛教术语,指法性之广大无边,含摄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法,即宇宙万有 。
- 三千大千:即三千大千世界,佛教用语,指的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周的四大部洲及日月诸天等为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因为三次千倍,所以称“三千大千世界” ,常用来代指整个宇宙。
- 玲珑:指物体精巧细致,这里形容心境通明、毫无障碍,能够洞察一切 。
- 诸尘诸相: “诸尘”在佛教中通常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代表了由六根感知的外部世界的种种现象与物质;“诸相”指一切事物的相貌、形态 ,这里指世间的一切事物现象。
- 色:佛教概念,与 “空”相对,代表物质世界一切有形质的东西 。
- 莹然:形容光洁、明亮的样子。
- 蓦地:突然。
- 省得: 醒悟,明白 。 省(xǐng): 醒悟、明白。
- 大年朝:指正月初一。
翻译
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我赤着脚登上了万佛阁的顶端。全身置身于这一片纯净安宁、脱离尘世的境界之中。仿佛见到了那代表佛之智慧与光明的大光明照耀满了整个宇宙,却不见这广阔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影子。 一时间,四面八方都通透清爽、毫无阻碍,世间的种种纷繁现象本就没有踪迹可寻。物质世界的“色”并非真实不变的“色”,“空”也并非绝对的空无,只有那光洁明亮的事物充塞在这虚空之中。 奇怪地感觉到此番寒冷彻骨,却从这空无之中弄出光芒来。突然之间我醒悟过来,原来此时正是正月初一这个特别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与独特的精神境界。诗人在岁旦登上万佛阁,开启了一场精神探寻之旅。开篇“赤脚踏上万佛顶,全身坐断清净境”展现出一种无畏与超脱姿态,以直接踏上万佛顶的行为,进入到清净的修行境界。 诗中“见大光明遍法界,不见三千大千影”体现了诗人在寻求精神光明时内心空灵状态,摒弃了对现实世界万物的执着 。中间部分深入探讨了佛教教义里 “色”与 “空”的辩证关系,在诗人眼中,尘相皆空,万物的本质并非表面所见,表达出对尘世虚幻和对本质探寻的思考。 “怪见此番寒彻骨,无中弄得光芒出”极具震撼力,以“寒彻骨”的现实感受引出“无中弄出光芒”的精神领悟,似乎暗示着在艰难困苦中可寻得精神光明。 最后点明 “蓦地省得大年朝,即是正月初一日”,把禅机顿悟与岁旦新年联系,赋予这普通日子更深的精神意义,表明每一天都可成为心灵解脱、觉悟重生之时,整首诗将个人修行感悟与新年结合,层次丰富、意境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