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杂感 其十六

建业馀杭古帝丘,六朝南渡尽风流。 白公妓可如安石,苏小湖应并莫愁。 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 行都宫阙荒烟里,禾黍丛残似石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业:今南京,曾是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注:“建”读作“jiàn”)
  • 余杭:今杭州,曾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都城。(注:“杭”读作“háng”)
  • 帝丘:帝王建都之地。
  • 白公:指白居易,他曾在杭州为官。
  • 安石:指谢安,东晋名相,喜好音乐歌舞,常携妓游乐。
  • 苏小: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
  • 莫愁:古代女子名,一说为南朝梁时人,一说为洛阳人,这里泛指美丽的女子。

翻译

南京和杭州曾是古代帝王建都的地方,六朝在这里南渡,尽显风流。白居易的歌妓可以像谢安那样带着游乐,苏小小的西湖应该能与莫愁湖相媲美。从南方来的兵马所到之处都是过去的国家领土,向北遥望江山,那总是中国的神州大地。行都的宫殿在荒烟之中,庄稼残败,就像当年的石头城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南京和杭州这两个古都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回顾了六朝时期建业和余杭的繁华,展现了当时的风流景象。接下来,通过将白居易与谢安、苏小小与莫愁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这两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魅力。然而,后两句画风一转,描绘了战乱后行都宫阙的荒凉和禾黍丛残的景象,与前面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悲痛和对历史沧桑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揭示了时代的变迁和命运的无常。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 ► 2328篇诗文